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生命希望的寄托者——民间葬俗

生命希望的寄托者——民间葬俗

关键词:民间葬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靖边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jblxl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36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,世世代代依靠黄土地为生,死后也长眠于黄土之中。陕北民间的葬俗也受困于中国传达室统儒家文化的影响,也源于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和礼仪制度。
    丧葬,简单地说是处理死者的方式方法。后来,随着历史的发展,丧葬从史前社会的埋葬方式演变为繁琐的礼仪和丧葬文化。单从字面上看,丧,指的是死了人;葬,则为埋葬,古人所谓的“藏也”,即死者的处理方式。因此,丧葬也就是指对死人的整套埋葬处理方法。丧的起源与原始人的灵魂不灭信仰紧密地联系一起。对于古人,灵魂是可以独立于身体存在的,没有理由相信它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,因此它永恒存在,造福人类。既然灵魂是不死的,善待死者的肉体便可以使灵魂获得藉慰,从而护佑活着的人。这样在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影响下,对死者不是随意遗弃而是妥善地加以处理,原始的丧葬方式便产生了。早期的孝观念或行为,应该包括对母亲或父亲的照顾、赡养,对年老者的尊敬和对父母的后事处理。对“死人”的孝,从本质上说,就是重视丧葬和丧葬质量。厚葬者以为自己尊礼崇俗,护荫后人显示尊贵身份;薄葬者以为自己变俗顺时,但却不为世人所重,儿孙也被视为不孝。古代儒家思想在中国统治地位的确定,孝道也成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,而厚葬久丧也成为整个中国丧葬文化的主流。传达室统葬俗也在陕北各地大同小异地延续着,它是对死者礼仪的习俗。

 

 

侑食上祭”也有叫“出祭饭”,是一种轻松欢快的给亡者灵前上菜的舞蹈。

    老人停止呼吸前后,给其整容,即(男)剃头刮须(女)梳头盘髻,并洗面净身,穿老衣。然后摘门板,铺谷草,将亡者双足朝门放置在谷草床上,脸上盖一张白麻纸,叫“盖脸纸”,脚步下放一个小供桌,桌子放供品、香碗。然后,请阴阴先生“打秧单”,看盖棺时间等。
    老人去逝,将其穿过的衣服,用过的被褥,卷放于墙头。在大门外挂出“岁数纸”,向世人报丧。随即请户内长者主持丧事,谓之总管。总管立即组织户族内人,分别向亲戚报丧。如果儿子多,娘家必须由一孝子孙身穿孝服持酒专程叩请。同时请阴阳先生择定安葬日期,确定陵地方位。
    掘墓俗称“打陵”。人亡之后,需请4个或8个打陵的(一般是中青年人),而且民间有“本命年者不打陵”、“一年不打两陵”之说。如果村内没有合适打陵的,需要在邻村去请。打陵时,孝子应不停地送饭、送烟酒(忌送菜、送水),供打陵者食用,但有剩饭不能往回带之风俗。陵打成后,请娘家人和阴阳先生指点,不合适处再修整。打陵的人每天需要空手回来,打陵工具待亡者葬后才能带回。
    人亡三日后入棺(称入殓)。入棺前棺底要铺麻纸(孝子每人一份),放丝线或五色线,给亡人口中放铜钱,俗称“口含钱”即意为衔金、银、玉。在棺底摆北斗七星图案、撒柏树叶等,将老人抬入棺内,头、手脚、穿戴都得一一摆正,最后加盖。

 

灯山点好后的[踩跪]仪式,即出祭饭。

 

 

“下话”礼俗是警示后人要孝敬父母,其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性,值得提倡。

    老人入棺后,在院内搭起账逢,置棺材于两条长凳上。棺前放一小供桌,上摆供品、插香碗、长明灯,下放一插香器具供烧纸用,桌前铺毡一块,供代下跪叩用。孝子轮流守灵,昼夜不离,早晚献食,点香烧纸。亲友来,首先在灵堂前烧纸点香,此时孝女痛苦不止,至亲姐妹来了进入灵堂哭泣。
    民间丧事,通常举行两天,习俗如同“红事”。出殡前一天,亲朋相聚吊丧,孝子陪祭。中午举行“迎幛”仪式,吹手奏着《西风赞》《花道子》等曲子,迎着死者遗像及亲友敬送的挽幛,孝男孝女随后而行,绕村一周返回。挽幛多少似乎标志死者及家人的威望高低、富贵及声望。民间还有葬前一天晚上娘家人“下话”的礼俗,即孝男孝女跪于士地上,由孝子(一般为长子)向娘家人诉说死者生前病因、医情及葬礼安排,娘家人听后,有训斥的、鞭策的,也有夸赞、鼓励的(因为此风俗是对不孝子女教育的机会,所以至今流传)。下话结束,开始给孝子孝女、亲戚、朋友依次戴孝,然后举行“侑食上祭”的习俗,即数十个孝男孝女整齐有序地跪在灵前,吹鼓手在前引路,后面跟一个端祭盘之人,此人三指撑盘,盘中盛放酒碟饭菜祭品。另一手拿着绸扇,且走且舞,步态轻盈,如同飞燕,走遍孝男孝女之间空隙。他们走的线路也很有规矩,或走四门斗底,或走天地牌子,或走十二镰刀,或辫蒜辫,实则灵前秧歌歌舞,十分有趣。祭品花样众多,有的多达七八十种。接着举行“摆路灯”仪式。三声炮响,吹手前行,长子端亡者灵牌居中,孝男孝女手持哭丧棒躬身随后,另有一人带着醮油花籽或浸油玉米芯,沿出殡路线两旁,一撮一撮撒下,点燃成一盏盏小灯,为亡灵指路。路灯一般撒至村外向坟墓方位的路上或十字路口、河边等。此意思为亡人“归阴”时行路于金银之桥。在吴旗、志丹等县出殡前夜还举行“领羊”也叫“淋羊”仪式,是由主家、娘舅家、外家、户家各牵一只活羊至灵前,烧一张黄表纸,给羊身上从头至尾浇一碗凉水,由一个人发问,借以问讯死者还有什么要安顿。若羊发抖意为问中亡人之意,否则,继续浇水、发问,、直到羊发抖为止。还有榆林、延长等地举行摆灯山仪式,也是出殡前一日晚上举行,用高桌作底,依次放置方桌、斗、开子,合合,成一宝塔状,然后用萝卜剜制成的灯盏放于每层之四方,越到下面,灯盏越多。此俗表示请三代孤魂回家看看,表示对老辈的尊敬,让亡人走明路、顺顺走。

 

 

至亲姐妹在灵堂前哭泣,孝女等陪同祭哭,常常引得大家落泪

 

 

启运棺材上山,需十几个壮小伙子,轮流不停地一鼓作气推到山上坟地前。

 

阴阳先生手摇铜铃,口念咒语,手提公鸡,举行[起秧]仪式。

     出殡俗称“埋人”。出殡前,举行“三献礼”即孝子向亡者献祭礼(过去叫“祭菜”,就是给香纸钱),侄儿向亡者献祭礼,孝孙、女婿外甥亲朋和不上山埋人者向亡者最后献祭礼。行礼前礼生手拿文碟,每献一次礼,大声宣读他们的献祭物品或钱数,称为祭文。行礼结束后,众人将棺材抬出灵堂,阴阳先生手摇铜铃,口念咒符,手拿桃条打老公鸡,鸡怪叫着扔过棺材,称“起殃”。(也有阴阳先生手持菜刀,猛叫一声,用刀将纸灰碗打碎,谓之“起殃”)顺心老人一般用水碗,70岁以下的用纸灰碗。此时,号炮齐鸣,孝子嚎哭,出殡起程,叫“出灵”。长孙扛着引魂杆前走,吹手奏哀乐,迎着亡人的牌位、棺材;孝男孝女拿着哭丧棒举着花圈、纸火等及有关小辈至亲排成两行,哭哭啼啼缓缓前行。大门外或硷畔上打起篝火,将岁数纸、亡者生前的枕头及灵堂所贴之物全部烧掉。路经家户均点一堆火,防鬼魂进宅。一路上有人不停地抛撒纸钱,谓“买路钱”是送给游魂恶鬼。出殡队伍行至墓地,将棺材卸下由孝子推入墓窑,阴阳先生进窑用罗盘确定方位,摆正棺材,在墓窑内放一小桌,上摆长明灯、祭食罐、安墓砖(上书死者姓名、生卒年月),放“五雷瓦”(一块瓦上画五雷咒符,上写“动土大吉”、“入土为安”)表示镇风水保吉祥,接着有“呛墓”习俗(即用热麻油炸糕,糕即高,意为吉祥高升,或者用烧热的铁锨浇上麻油冒起一股白烟呛墓,然后人出时用谷革把脚印扫掉。盖上墓门石,封缝埋坑。埕坑时不递交工兵,埋土者累了之后。将工具扔在地上,他人拾起接着填土,同时阴阳先生念安墓词。坟堆好后在两个礼生的指引下,再行“告坟”礼,同时除孝子孝女以外的缟帽等随即脱去表示不再戴孝。此事完毕。最后孝男孝女在坟前将纸火(即纸制金山、银山、现代家俱、童男童女、楼房、电器等等)烧尽以示孝心。
  众人回来后在大门放盆水,盆上摆放一把刀,刀上放一个献供(即食物),每回来一人扭一点放入水盆中,刀向外翻半周仍横放盆上,即进大门称“谢土”。接着安排酒宴,敬请亲朋,日:“谢客”。席散客返,孝子在大门外哭送。
     葬后三日内,孝子每晚须上坟点火,最后一晚要祭奠,用小石板安好供桌,称‘复三’。后阴阳先生开出“七单”,每七日一祭。“头七”为小祭:“五七”为中祭;“七七”为终祭。至百日再上坟祭奠,称“过百”。此后每年亡者逝世日为周年,应祭,三周年后大祭。孝男孝女应守孝三年,过春节不贴红对联。
    俗话说“十里路上不同俗”,陕北民间葬俗基本以此为准,不同县境在个别环节上有自己的讲究礼法。不论陕北人或是其它地方人,虽然丧葬的礼法或有不同,但是它所折射出生者与死者的意义却有许多相同的认知。
    生与死,在古代豁达的哲学家看来,是一种同值的关系,不知死焉知生?生死是相依的,先有生才有死。反过来先有死才有生。

 

 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手机:13325415397 传真: 邮箱:sxjbwy#163.com
地址:长城路与龙山路十字向西200米(市政所强排站隔壁) 邮编:7185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靖边县飞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