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我的守望我的城:靖边统万城民间讲解员马俊旺的寄托

  • 刘勃勃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6984
  • 回复:3
  • 发表于:2013/7/7 9:58:02
  • 来自:陕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靖边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我的守望我的城:靖边统万城民间讲解员马俊旺的寄托 

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图1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图2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图3



    “公元407年,赫连勃勃自称于天王大单于,413年,动员了周围十万民众建造统万城,统万城是用六年建成的......(人们)最喜欢听的就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大夏国的历史,是匈奴人留下的一个文化遗产,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(我)主要讲解的就是这段历史。” 

  家住在统万城下坡白城子村的马俊旺老汉是统万城的民间讲解员,每每有游客来此参观,老马的讲解总会如此开篇。

  统万城也称白城子,坐落在陕西北部的靖边县内,这里曾是匈奴王朝的最后一个都城,也是迄今遗留在世上的唯一的匈奴都城遗址。它由匈奴大单于赫连勃勃委托爱将叱干阿利于公元413年建造,作为他所建立的大夏国的国都,后又先后历经北魏,隋唐,宋元600多年的历史,最终在元代成为一座弃城,而这一切至今已整整过去1600年。今天,在触目所及的这片都城遗址上,不规整残留下来的当年城池的断壁残垣,已被风蚀地不堪。也依旧在日头下白晃晃地耀眼,任凭着人们各相不同的猜测与想象。

  遥望着遗址上保留得最完好的西南城角下延展的城墙,仍能清楚看到墙外壁上的一排窑洞,约有八、九个。马俊旺老汉指向那里说,那就是他出生和长大的地方。“我的家原来就是城墙上这些窑洞,老爷,爷爷,父亲,连我就是四辈儿,我就是这里生的。现在这些窑洞已经封了,八十几年代统万城的人就迁到下坡的白城子村了。”

  老马1949年生人,今年已是65岁。据他讲,他爷爷的父亲在清道光年间为了逃避瘟疫和匪乱走到这里,见这里无人看管,又水草丰盈,于是定居了下来。“那时侯这个地方没人管,墙上边随便挖一个窑洞洞,不要花钱。周围主要是草地,买上几个羊啊牛啊,可以发展。”

  这座历史中的弃城于是逐渐繁衍了人口。老马介绍说,解放初期,文化大革命时候这个地方只剩下两三户人家,一户姓高,一户姓马。而马家作为来到统万城最早的人家,这一大户发展至今已近200户。“来统万城最早的就是我们姓马的,就是我们老爷爷时候来这。当时(解放初)两个村子的人口不多,合起来不到200人,后来发展了,改革开放(后),一个村子就发展到差不多200。”

  然而,一直到1964年,北京大学的侯仁之教授来到这里考察以前,人们都不曾知道这座“白城子”就是1600年前匈奴王朝大夏国曾经的都城,匈奴大单于赫连勃勃取“统一天下,君临万邦”之意,为它命名“统万城”。此后,陆续有历史学家和考古人员来这里寻访,发掘。“我记得最早来的人就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。我那时候是二十几,就把我领上去,跟打工似的,一天就是一两块钱。雇了我们村5、6个人,拿这么宽宽的个铲铲,上那个草坝子,拿那个铲子一点一点,一天我们钻个十几个窟窿,两米到三米的窟窿,往上钻窟窿。” 

  也是从那时开始,听闻统万城的故事和过往进入了老马的生活。“就是爱好这段历史。我的文化其实不深,(但是)我这人爱好学历史,我看人家写,写个材料啦,资料啦,再一个听人家说。他们有时候带下来些资料也送我一份,我就看,后来就慢慢地了解一部分。”

     80年代初统万城遗址正式被国家保护起来。从城墙上的窑洞洞中迁出,到外面的村庄去生活,当时的老马已是而立的汉子。“国家要保护咱不能说赖着(不走)。人离开老地方都为难,哪个人都不愿意。现在已经走出来多少年了,三十多年了,基本习惯了。” 

  这里曾是老马和他的伙伴们从小玩耍到大的乐园,“这些龙墩,这些马面,没有我没上过的,每天上,在里面玩。”却也是那些试图追寻匈奴王朝历史变迁的人们心中的一片圣土。从城内搬离到城外,老马却从未真正离开过这座城。受雇于考古队,他一边挖掘、打工,也一边借机读资料,学历史。同时,因为会讲很多从老一辈儿那儿听来的统万城的传说,老马也引来很多专家学者与他攀谈。“他们也爱听我的传说,有些地方的传说是过去听老人说的,(他们)经常来(跟我)考察,来(跟我)聊天。咱们前面这个叫马面,过去专家不知道这叫马面,我跟他们说这叫马面。这也是个传说,就是过去爷爷们说的传说,一辈一辈的传说。” 

  如果说与统万城结下的缘是生来注定的,那么从参与统万城的考古挖掘,学习相关的历史文献,到向慕名而来的游人们宣讲这座城的历史与辉煌,一举两得为自己寻到个新营生,则是老马发自内心的爱好和选择。2001年,根据读过的大量资料和文献,他独立编撰了一本三十几页的小册子《统万城遗址简介》,之后他独创的讲解内容,正是以这本册子里收录的内容为依托。“我按照人家的资料,按照传说写出来一本书。人家的资料我要来以后都整理在这里头。专家们认证的一部分,传说的一部分,还有我知道的一部分,都(写)下来就组成了(这)个语言,组成了(这个)顺序。主要我讲的就是这些。” 

  老马说,他不是文管所正式聘用的讲解员,只是个民间的,但总是有很多游客专门指定要他来给讲解。他说自己现在年纪大了,地也种不动了,在这里讲解统万城,依据游客的多少每次收费30到50,再加上销售这本小册子,还算有不错的赢利。“主要是客人来点(我)。我人老了,按咱们农村的老知识,老传统,再有些历史方面的(来讲解),说的详细。假期的时候一天还能挣上三、两百块钱,有时候就一、两百(一天)。” 

  老马反复强调自己整理的这本小书不是正式出版物,是自己拿去复印装订的,主要是听完他讲解的游客们买回去留做纪念。第一次他印了2000册,卖光后再加印,已经加印了数次,累计到现在共卖出去了一万多册。“这个书不正规,是复印的。都是来的客人,他们都买走了。一讲解完以后,(他们说)老汉讲的有根据,他们没听过,把这本书一拿,他们就买一本书。那时候是两块,去年前年就(涨到)五块。” 

     老马没能影响到自己的子女也学他来讲解统万城,然而他名声在外,曾经带过几个学导游专业的学生,教他们讲解,其中还包括村长的孩子。除了为游客们讲解,老马也义务担任着统万城文保员的工作,每天绕着这座城,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它的行为。“咱们说良心话啦,咱们统万城必须要保护。咱们当地这些人,周围这些人,乱掏乱挖乱画,有时候攀爬,都是一种破坏。今天有一个小伙子,上面有个牌子:禁止攀爬,他就要攀爬。我说这个有危险你下来,你不要攀爬,他听我的。” 

  在老马心里,他生在统万城长在统万城,也在很多方面为统万城做出过贡献。现在他老了,靠着讲解统万城过活,统万城是他的依靠,保卫统万城是他的寄托。虽是出身农民,但是统万城把他变成了乡亲们口中的“文化人”。他做的事情对历史有意义,他却始终不肯自己给自己下个认可。“好多人说,哎呀你这混的好么,文化人了。还有说(我)成功的,说有意义。我(就)是民间的讲解员,来了客人有需要就给讲解,只要是属于大夏国这方面的,统万城这方面的,我全能给你回答,但是超过这个我就不懂了。” 

  老马生活在统万城的历史里,与统万城1600年的尘封相比,守望统万城的一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白驹过隙。然而,历史的厚重让这座城所矗立过的每个时代富有鲜活的意义,一如老马的守望与他守望的时代,也便有了意义。

新闻来源:国际在线
【http://gb.cri.cn/42071/2013/06/25/6251s4159262.htm】


  
  • 刘勃勃
楼主回复
  • 发表于:2013/7/7 10:00:47
  • 来自:陕西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专题:
【央视高清人文纪录片《匈奴最后的都城》】
欢迎关注。

http://www.jingbian.ccoo.cn/forum/hdlist-17840-1-1.html
(0)
(0)
  
  • 冰落商标
  • 发表于:2013/8/9 19:19:09
  • 来自:陕西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虽然我也是靖边的  但是这段历史这座城还真是没有了解   看到了这个故事很感人  马爷爷真的让我I们从心理上敬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冰落商标
(0)
(0)
  
  • 刘勃勃
楼主回复
  • 发表于:2013/10/14 12:17:36
  • 来自:陕西
  1. 3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

推荐:
《[延安电视台]《相约星期天》栏目组专访靖边统万城农民讲解员马俊旺》
http://www.jingbian.ccoo.cn/forum/thread-8077025-1-1.html
(0)
(0)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