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文物会说话|汉代陶仓

  • 张静楠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2487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21/9/7 11:19:42
  • 来自:陕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靖边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古代人的储粮智慧——陶仓



古代人的储粮智慧——陶仓

古语云“国家大本,食足为先”,说明粮食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首要问题。管仲曰“仓廪实,而知礼节”,进一步表明,吃饭问题不仅关系社稷安危,而且事关社会的文明进步。那么,我们的祖先是怎样重视粮食问题的呢?今天,就让我们透过商洛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汉代陶仓,去领略一下汉代农耕发展的面貌和古人藏粮的智慧吧。
商洛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陶仓,2012年出土于商州区白杨店镇街道刘永庆家后院发现的汉墓。泥质灰陶材质,圆筒形,筒体较深,高31cm,口径9.4cm,底径14.6cm。直口,平沿,斜肩,直腹,平底,腹部有数道弦纹。根据对纹饰特征、器型特点及出土墓葬信息的综合分析,考古专家判断这件陶仓为汉代器物——当然,只是随葬的明器,不是真正存放粮食的地方。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“仓,谷藏也。仓黄取而藏之,故谓之仓。”简单来说,“仓”就是存储粮食的建筑。有专属功能和特定形制的粮仓究竟起源于什么年代什么地方?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考古发现,但是,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书的《礼记》就有这样的记载:“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,无六年之蓄曰急,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”。能存三年、六年、九年的粮食,绝不会是随便放在哪里都可以的,一定有大量的、功能完善的粮仓存在。因为粮食储备直接关系国家安危、社稷存续,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粮食仓储都十分重视。
在中国古代,粮仓主要分为“常平仓”和“义仓”。“常平仓”为“官仓”,也就是政府兴建的粮仓。它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粮食供应,在市场粮价低时,政府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,粮价高时又适当低价进行出售,既避免了“谷贱伤民”,又防止了“谷贵伤农”,对平抑粮价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。“义仓”则是由民间创办的粮仓,由民间建设,民间运作,官府监督,是小范围调剂余缺、储粮备荒的。因“义仓”多设在村社里,因此也叫“社仓”。
现实世界粮仓普遍受到人们重视,自然会影响到丧葬习俗上,于是,在墓葬中随葬陶仓也就成了一种习俗。考古资料显示,陶仓作为明器最早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墓中,出土地主要集中于秦人活动的关中地区。至西汉中晚期,陶仓模型在中原地区墓葬中较为普遍。东汉时期,陶仓已成为十分常见的随葬品,造型也由简单的圆筒形或平房形向结构复杂的楼阁形转变。  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作为随葬用品的陶仓为何会盛行于汉代呢?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。一方面,汉代先民有着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习俗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记载:“厚葬为德,薄终为鄙。”在这种观念影响下,逝者生前财富都应随葬墓中,以供其在阴间使用。陶仓作为明器,正是墓主人拥有粮食、土地等财富多寡的象征。另一方面,西汉初年朝廷实行的“休养生息”和“重农抑商”政策,有效促进了战后经济恢复。与此同时,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,播种工具“耧车”的发明,新式耕作方法代田法、区田法相继推行,大大推动了汉代农业生产发展,促进了粮食储备的充盈。据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:“太仓之粟陈陈相因,充溢露积于外,腐败不可食。”伴随粮食产量和粮仓修建数量的增加,以陶仓作为随葬品自然就大行其道。
商洛市博物馆的这件陶仓造型匀称,古朴大气,历经千年岁月洗礼至今依旧完好如初,绽放着迷人的光彩。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粮仓演变和农业发展的珍贵史料,而且对汉代商洛地区丧葬习俗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。
信息来源:商洛市博物馆
本文编辑:靖边在线牛牛
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并注明来源,本文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